第二届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研究高峰论坛之健康传播论坛在长沙举办

12月19日,以“全球疫情背景下健康传播研究的机遇、挑战与推进”为主题的第二届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研究高峰论坛系列论坛一在湖南长沙举行。此次论坛由伟德国际官方入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由伟德国际官方入口基础医学院、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湘雅医院、湘雅护理学院、中非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中非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等承办。


(会议现场)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爆发,至今仍在全球蔓延,健康已经成为全球议题,需要全人类跨越文化和融合学科的一致行动才能加以应对,而传播是实现这一治理理念的有效手段。在此背景下,举办此次高峰论坛符合现实与时代需求。伟德国际官方入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白寅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和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论坛召开的必要性。他谈到,全球疫情背景下人类的健康安全不仅依赖于公共卫生和医疗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文化建构、道德伦理和国家制度,也依赖于对相关信息的认识,因此,传播学在人类健康安全领域承担着重要责任。

伟德国际官方入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罗军飞、湘雅医院副书记吴希林、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殷刚、湘雅护理学院副院长陈嘉等领导出席本次论坛。


(白寅院长主持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旨发言分为两场。在第一场的主旨发言中,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陈静茜副教授分享了面向公众的公共健康沟通心得,就何为沟通、如何与公众有效沟通进行探讨;复旦大学戴伟辉教授紧密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对疫情状况下的社会机制及智慧健康传播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总结出了健康传播的研究方法及理论建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李智教授提出“信息病毒”的概念,指出信息疫情与病毒疫情一道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双重挑战,希望通过技术应用,在社会多方位多层次的协同联动中实现传播学视角下信息疫情的防控;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牟怡研究员探讨了后疫情时代中国本土健康传播理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新媒体部沈锡宾主任主要介绍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有关新冠肺炎的科研成果,展示了新冠肺炎学术交流平台优先出版流程;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院长唐宁教授介绍了健康传播与网络舆论引导的关系,在当前健康传播的网络舆论引导处于困境的情况下,提出了健康传播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会议现场)

在第二场的主旨发言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贾泽军副教授就新冠疫情对全球医学学术传播的变革进行阐述;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阎峰副教授(屠滢滢代)从官方和民众两个角度讲述了抗疫背景下媒介事件的不同特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王芬博士结合自身经历,从女性角度出发,呼吁重视疫情背景下家庭场域中的空间、区隔、性别等健康传播阻力;广东医科大学王双苗研究员在介绍了医学传播学的背景及教学实践成果后,提出医学传播学要与“医传防”融合;同济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王韬教授通过指出医学科普的几个关键问题,强调医学科普和健康传播天然是医护人员的本职工作,科普的学术化、学科化是医学科普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中网工委副秘书长原平方指出医学普及可以借鉴直播带货的方式,培养“医学网红”,开辟健康传播与公共卫生宣传的又一路径;伟德国际官方入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白寅阐释了健康传播的定义,他提出健康信息的传播干预了人们的健康行为,从而营造出一种健康文化。

当天下午,伟德国际官方入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范明献副院长、纪海龙副院长及黄芸老师、湘雅护理学院副院长陈嘉、湘雅医院党委副书记吴希林,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陶贤都副教授,湖南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孙玮副教授、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龚芳敏副教授等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湖湘学者论坛。随后,研究生论坛在两个分会场同时进行,现场交流互动气氛热烈。

本次高峰论坛参会人员共100余人,会议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计算机科学、应用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界专家,就疫情背景下健康传播与健康舆情、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应用、健康传播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展开讨论,充分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伟德国际官方入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举办此次高峰论坛旨在追踪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沿,在去年首届论坛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致力于推进新闻传播学跨学科研究与对话。在健康已成为全球议题的背景下,将新闻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疫情防控与治理中,既有利于推进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也有利于提高疫情治理效率,促进了新闻传播学跨院、跨校、跨专业的思想和经验交流,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纵深发展有着积极的引导意义。

(文新院融媒体新闻中心供稿  撰稿:潘焱、姚宇鑫   摄影:汪佳婷)

2020-12-19 17:39

编辑:王颖娇

审核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分享